腾讯Q1财报:To B的深度、广度与健康度
- 编辑:5moban.com - 18在先进经济体方面,产出差距一般还是很大,考虑到相关风险,在财政整顿继续实施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态势应继续保持宽松。
据报道,该《办法》的修订出台是为了落实国务院于去年12月初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的通知》(下称《目录》)的要求。另外,据报道,日前发改委已在内部下发新21号令修订出台前境外投资项目办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作为新21号令出台前的过渡。
国务院《目录》发布之后,我们就一直关注主管部门发改委的执行细则何时能正式出台,因为对我们有境外投资项目的企业而言,这项政策意义太重大了。而修订后的《办法》将在2014年1月中下旬正式出台。同时,取消对省级发展改革委核准地方企业境外投资大型项目的登记。近年来,放宽境外投资审批的呼声在业内持续高涨。据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昨日援引业内权威人士的消息,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正在加紧修订《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办法》(下称《办法》,业内称为新21号令),该《办法》核心内容在于大幅下放对境外投资的审批权限,建立以备案制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
经济参考报援引一位国内企业的负责人的话说。按照此前国务院《目录》的要求,未来,中方投资10亿美元及以上项目,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而如果去年12月CPI涨幅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话,2014年CPI是否能较2013年有所回升则也将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1月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今年通胀高点已如预期在10月显现,11月、12月CPI出现逐步小幅回落,全年温和通胀,在2.7%左右。进入2013年以来,1月CPI同比上涨2.0%,2月CPI同比上涨3.2%,3月CPI同比上涨2.1%,4月CPI同比上涨2.4%,5月CPI同比上涨2.1%,6月和7月CPI皆同比上涨2.7%,8月份CPI同比上涨2.6%,9月份CPI同比上涨3.1%,10月份CPI同比上涨3.2%,11月份CPI同比上涨3.0%,均低于3.5%的目标。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3.3%。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从中国物价运行的周期看,2013年物价已经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的初期,2014年将是物价上涨周期的第二年。由于今年北方是暖冬,12月食品价格上涨因子主要来自于粮食、肉类和蔬菜类,虽然都在上涨,但涨幅都较温和。
从季度分布上看,二季度为CPI高点。2013年全年来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低于3.5%的调控目标,2012年、2011年该目标均为4.0%。食品价格上涨4.1%,非食品价格上涨1.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5%。
航天证券认为,2014年CPI较2013年小幅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但由于去年12月份CPI很可能低于预期,因此2014年CPI回升幅度也很可能低于预期。对于2014年物价的走势,诸多机构和专家表示,预计今年CPI同比涨幅将比2013年略有扩大,通胀抬头值得警惕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3%。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CPI已连续三个月重回3时代,10月创下8个月新高。
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持平(涨跌幅度为0,下同)。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2013年12月,中国CPI同比增长2.5%,此前机构普遍预测为2.5%,11月CPI为3.0%。
201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2013年全年,中国CPI增长2.6%,PPI下降1.9%。
12月,CPI环比总体上涨0.3%。同日公布的2013年12月中国PPI同比下降1.4%,预期下降1.3%。食品价格上涨0.6%,非食品价格上涨0.1%。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中国CPI总体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5%。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3.3%。至此,中国PPI自2012年3月起连续22个月负增长。
食品价格上涨4.1%,非食品价格上涨1.7%。11月PPI降幅为1.4%,较10月降幅1.5%有所缓和
此举将使覆盖区域的水价不再单一化,而是根据使用量产生变化,多用水多花费成为现实。12月份食品价格仅影响CPI上涨约1.33个百分点。
PPI低位运行表明内外需依然不强,实体经济甚至存在通货紧缩的压力。尽管由市场决定价格,成本会提高,对工业企业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价格趋稳的态势不会改变。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宽松的GDP目标、PPI下降带来市场紧缩压力、CPI维持低位平稳运行,都将给包括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等一揽子产品的市场化价格改革提供了机遇。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降幅超过市场普遍预期。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6%,与2012年持平,同时大幅低于年初提出的3.5%左右的调控目标。
王小广说,在实体经济领域,供给大于需求的态势没有改变。市场普遍预测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数字可能符合中国去年初设定的7.5%的预期。
总体而言,2014年CPI平稳运行的态势将为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有利条件。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食品价格虽然继续领涨,但涨幅不大。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3日宣布,2015年底前,设市城市原则上要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12月份PMI从11月的51.4降至51,略低于市场预期。
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阶梯水价改革成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在市场化价格方面的首举,能否走好这一步对之后的油价、气价、通信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这一系列产品价格改革虽然会带来价格上涨的压力,但这种上涨的幅度将会是有限的,因为总体需求不足决定了实体经济运行态势不会有很大变化,对推高CPI能起的作用有限。此外,中国决策者正在淡化GDP的指标意义,将焦点从经济增长的速度转向质量,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或许与2013年相差不大,甚至略有下降。
国家统计局8日发布公告,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为519470亿元,增速为7.7%不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事实上,PPI持续负增长也与此前发布的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变化趋势相吻合。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
王小广说,未来1-2年内,中国应该加快出台一揽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方案的步伐。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出台的一系列保供给及稳定粮食和蔬菜产量的政策,针对性很强,表明未来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空间不大。